近视哺光仪
  • 哺光仪常见问题

  • 哺光仪详情介绍

  • 哺光仪使用指南

  哺光仪需要用多久?

 

  哺光仪现在用多久看小孩的岁数,有的用的时间长一点,有的用的短一点,那么还要看仪器的寿命,目前为止一般厂家都是设计的是5年的寿命。

 

  激光适合哪些人群?

 

  激光大部分人是适合的,但是做之前一定要排除一些疾病。比方说有严重的干眼症,角膜非常薄的,近视还在进展当中的,近视进展是指两年之内增加超过50度的,有可疑的炎症,那这是绝对的禁忌症是不能做的。还有在服用一些药物的,比如有内分泌疾病的,那么这些人是不能做激光手术的,要慎重。

 

  小孩子散光可以治吗?

 

  我们治疗幼儿园期间的孩子散光给他戴眼镜,本质上不是使孩子散光消失而治疗,因为散光它会造成弱视,我们正常人眼睛的散光是0度到125度,那么超过125度以上的散光,就会造成视觉发育问题,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弱视,需要通过戴镜在他视觉发育期给他一个足够的视觉刺激,使它视力发育的更好,而不是把它散光给消除掉,散光往往它是由本身决定的,有的家庭有遗传。外面有一些机构宣传通过某种方法能使散光消失,我观察了一下,第一个从我们西医的角度看,它没有理论基础,第二个它是裸眼视力提高,而不是让散光消失。

 

 

 

  哺光仪的原理是模拟自然光中有益的红光,可以促进眼部多巴胺分泌,让眼部脉络膜增厚,控制眼轴过快增长。

 

  哺光仪的作用机制:

 

  第一个就是激发我们眼球的多巴胺受体DR1通路,这个通路激发激动是可以阻止近视的发展的。

  第二个作用就是它能够增加脉络膜血液供给量,那么这种供给量对近视阻止它发展的是非常有作用的,因为现在我们以前讲的近视的发生的原理有调节学说、离焦学说、空间限制、形觉剥夺等,那么最近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眼球的缺血缺氧学说。

  出血缺血缺氧是导致近视不停往前进展的原因,而哺光仪正好切合了这一点,它能增加眼球巩膜和视网膜的供血量,那么阻止近视效果应该说非常好,中山医科大学还有云南大学附属医院,经过临床验证,对控制近视效果大概基本上达到94%以上,现在国家已经给哺光仪颁发了辅助近视治疗的医疗器械证的。

  哺光仪使用指南

 

  1、适合人群:经眼科医院检查眼底正常3-18岁眼轴异常性增长的近视及远视储备透支的青少年儿童,或者想改善视觉质量的成年人;

  2、光晕症、青光眼、高眼压、眼底异常的或初次使用不适者慎用,眼底黄斑存在病变或损伤的禁用;

  3、双眼裸眼视力<1.0,或屈光度数≥-0.75DS,日常生活中须配戴眼镜,配镜应足矫到单眼1.0或以上;

  4、用前,需用眼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等数据,并常规检查屈光度数、矫正视力和裸眼视力,≥-5.00DS或眼轴超过26MM的需做眼底照相与眼科OCT检查项目,存在眼底器质性病变,如视网膜脱落、 眼底出血等眼底异常的不能使用哺光仪;

  5、使用时,需要双手拨动仪器上方调节轮至左右红光束分别对准双眼瞳孔,调节方式︰先将眼睛水平对准发光筒 出口中心线位置,左右分别拨动调节轮至双眼都能看到亮的发光点为准;

  6、仪器每天使用两次,每次三分钟,间隔四小时以上,每次使用完毕后闭上眼睛休息1-2分钟,等后像完全 消失后才能睁开眼睛;

  7、使用哺光仪的孩子,家长从注册手机的微信公众号里可查看并监督孩子每天的使用情况,如果孩子每天配合 半小时羽毛球或乒乓球运动,效果更佳;

  8、使用仪器一至三个月后,再去同一家眼科医院复测使用仪器之前相同的检测项目,通过数据对比近视防控效果。 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一般要坚持到十八至二十岁身体发育完成方可。

 

  如何调节哺光仪

 

  使用哺光仪时,要确保双眼同时注视,最好是双眼能够看成一个点,如果双眼总是看成两个点,可能说明孩子的融合能力不太好,或者是瞳距没调整好。

  如果没有调整好瞳距,可能会导致一只眼睛照歪了,影响使用效果。

  那么怎么才能调整好瞳距,确保照射时是对正眼睛的呢?

  哺光仪使用时,需要调整好瞳距,使两个镜筒分别对准双眼瞳孔。孩子小,可能不太明白如何调整瞳距,可能需要家长协助。

 

  可以先使孩子双眼位于距离目镜大概2cm的距离,家长观察两个红斑与瞳孔的相对关系。大致对正后,让孩子前倾,双眼接触目镜,视野中央有个小太阳,让孩子盯住那个小太阳,当镜筒对正眼睛时,小太阳周边会出现一个圆形光影。这时孩子要看着中间的小太阳,头保持不动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,如果发现两只眼的圆形光晕都是完整的,这个时候就说明双眼都对准了,镜筒是正对着眼睛照射的,此时直接照射在眼睛的后极位置。人眼后极部的脉络膜是最丰富的,血管也最丰富,照射效果才最好。

 

 

相关资讯

高效

哺光仪功能
眼轴控制
眼轴控制